中国石化江苏石油与井冈山黄坳中心小学开展结对帮扶

发布时间:2023-06-27点击: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RSS订阅)

2023年6月25日,中国石化召开2023年乡村振兴教育帮扶工作推进会,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总结部署教育帮扶工作。会上,中国石化第二批教育帮扶工作正式启动,22所新增学校与28家帮扶单位结对,中国石化教育帮扶范围进一步扩大。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赵东出席会议并讲话。

一直以来,中国石化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集团之力深入开展教育“扶志扶智”,有效改善帮扶地区基础办学条件。进入乡村振兴阶段,中国石化确定“办好老百姓家门口学校”教育帮扶主题,从全系统捐建学校中优选首批37所学校,由37家直属单位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探索形成了立体式、结对型、集团化教育帮扶模式,受援学校的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赵东强调,要深刻认识教育帮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实施教育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体现的是中国石化的战略支撑力,彰显的是中国石化的民生保障力,提升的是中国石化的精神感召力。要增强做好教育帮扶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在中央企业助力乡村振兴、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共同富裕上当好排头兵、成为领头雁。

赵东强调,要扎实做好新阶段的教育帮扶工作。做好姊妹校结对共建,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广泛动员各方参与,推进教育帮扶工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整体统筹,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各结对单位要协调姊妹校等专业力量,帮助受援学校制定完善前瞻性发展规划,实施针对性帮扶方案。各直属单位要广泛动员,发动全体员工、离退休人员、爱心人士和社会力量持续参与教育帮扶。各级领导干部要密切联系结对帮扶学校,各结对单位班子成员每年要到受援学校走访调研。广大干部员工要积极参与爱心助学等活动,充分运用教育帮扶的各类平台,共同营造“公益助学、奉献爱心”的良好氛围。

作为第一批帮扶单位现场交流的3家单位之一,江苏石油董事长、党委书记韩雪岭以《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为井冈山革命老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为题,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重要战略部署,加快落实《中国石化“十四五”助力乡村振兴计划》,按照集团公司教育帮扶统一安排,中国石化江苏石油与井冈山黄坳中心小学开展结对帮扶,通过打造红色校园、培育红色师资、塑造红色传人,努力为革命老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黄坳中心小学教学质量在全市位居前列,黄咏梅老师荣获“2022年度中国石化教育帮扶最美乡村教师”。

立足革命老区,打造红色校园

优化顶层设计,打造“六有”学校。2021年以来,江苏石油组建设计、规划、安全等专家团队,多次到学校实地考察,充分了解学校难点痛点和师生“急难愁盼”问题,制订《教育帮扶三年规划行动方案》。按照“发展有方向、党建有提升、校长有思路、教师有发展、学生有成长、家长有收获”的“六有”标准,聚焦学校、学生、教师三个层面,努力打造井冈山市一流的寄宿制小学。

加强硬件建设,优化校园环境。优化学校总体布局,通过局部新建、隐患整改、功能调整、优化提升,将学校划分为教学综合区、辅助生活区、室外活动区,满足学校教学、生活、运动等多方面的功能需求。投资450万新建一栋2200平米的“石化教学楼”,目前主体工程已封顶,预计9月正式投用。改善教学办公条件,捐赠一批笔记本电脑、激光打印机,更新会议室电子白板,帮助学校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

丰富校园文化,传承井冈山精神。建设校园文化长廊,推动“井冈山精神”进校园,同时融入石油石化优良传统,让孩子找寻“红色基因”密码,打造全体师生的“精神家园”。黄坳小学学生《写给江苏石油的一封信》,字字句句饱含深情,在庆祝中国石化成立40周年企业文化故事会上播出,反响热烈。“井冈山精神”与“石油精神石化传统”在教育帮扶工作中焕发新活力,全体员工和全体师生进一步厚植红色信仰。

汇聚先锋力量,培育红色师资

聚焦党建共建,发挥政治引领力。江苏石油政工党支部与黄坳小学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员工深入课堂、老师深入库站,共同走进红色教育基地,激发思想共鸣、汇聚党建力量。建立互联机制,定期分享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实现了双方优势互补、工作互动、资源共享。完善学校党群活动室,打造标准化党支部,提升基层党建质量,筑牢基层一线战斗堡垒。

聚焦两校联动,强化名校带动力。江苏石油高位协调、积极沟通,推动南京市顶尖名校——琅琊路小学与黄坳中心小学开展结对帮扶,努力打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今年3月,黄坳小学首批骨干教师来到南京跟岗培训,通过进班听课、师生交流、“空中课堂”等方式,深入学习琅琊路小学教学策略和教学主张。

聚焦典型引路,激发榜样驱动力。江苏石油深入走访,帮助学校选树身边的优秀典型,挖掘了在乡村任教32年的模范老师黄咏梅,她的爱岗敬业、奋斗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们。今年3月,她作为特邀代表参加“首届中国乡村振兴论坛”,并获得“中国石化教育帮扶最美乡村教师”。江苏石油第一时间进行宣传,给予表彰奖励,用她的先进事迹鼓励更多的乡村教师扎根革命老区、奉献革命老区。

突出志智双扶,塑造红色传人

开展朝阳助学,凝聚“向心力”。依托“排头兵精神发源地”等红色资源,成立“小红军宣讲团”,激励广大师生勇当“排头兵”。五年级(一)班包彤说:“作为井冈山孩子,我们有义务传承好、宣传好井冈山精神。”设立朝阳奖学金,让全校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统一定制春秋校服,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寄宿学生捐赠床上用品,帮助改善生活条件。捐赠爱心图书,打造书香校园,鼓励孩子们刻苦学习、建设家乡、报效祖国。

开设石化课堂,架起“连心桥”。结合中国石化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选派3批青年辅导员开设“石化小课堂”,内容涵盖红色教育、能源科普、身心健康、历史人文等,在革命老区和中国石化之间架起了一座知识的桥梁。其中《关爱女童健康、呵护春蕾花开》《开心过暑假、安全不放假》等课程,给女童健康成长、留守儿童安全送去了“及时雨”。

启动志愿项目,画好“同心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大家共同的职责使命。“一个都不能少”“让革命老区的孩子都有学上”是我们的目标追求。江苏石油启动“星星点灯”志愿服务项目,全省15家地市公司主动与黄坳中心小学22名特困生“手拉手”,从日常生活、学习辅导、心理健康、成长规划等方面,提供关爱和帮扶。六年级(二)班的李同学,自幼缺乏父母关爱,志愿者的关心给予她家庭般的温暖。她感动地说:我在江苏也有哥哥姐姐,他们就是我的亲人!

【信息来源:中国石化朝阳e站 2023-06-2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