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成品油市场主要的影响事件分析
2020年成品油市场主要的影响事件分析
摘自“金投网www.cngold.org 2020-10-26 14:36:58”
2020年,受公共突发事情同时叠加长期供需矛盾失衡影响,中国炼油市场历经“寒冬”。国际原油历史性负值、汽柴需求阶段性拦腰斩、成品油批发限价受地板价调控屡次未作调整等市场热点事情频起。
1、企业复工延迟、交通物流受限令成品油消费量锐减
2020年,为应对国际公共卫生突发事情,国内企业延迟复工,且因国家对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实行交通管制,导致成品油需求锐减。
一季度,以山东地域为例,外地车辆进入山东将遭到较为严厉的限制,对一切来自湖北的车辆,一概停止劝返,东营局部地域已限制非鲁E牌照进入,因而省内和省外成品油运输均遭到一定限制。遭到企业复工延迟影响,出行人数大幅度减少,汽柴消费量锐减。以事情影响较大的2月份为例,SCI监测数据显现,2020年2月中国汽油消费量为617.87万吨,环比大跌46.99%,同比降落46.26%;中国柴油消费量为725.89万吨,环比下滑46.97%,同比下跌46.12%。
2、成品油创新版定价机制以来最大跌幅 地板价时隔四年重启
国际油价在三月份连续演出大跳水,且后期呈现历史性负值,3月17日24时成品油批发限价创新版定价机制来最大跌幅,汽、柴油分别下跌1015元/吨、975元/吨。3月31日24时地板价时隔四年重启,直至6月28日24时打破地板价红线迎2020年以来的初次上调。
分析:2016年1月13日,发改委发出通知,决议完善成品油价格构成机制,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设定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设“天花板价”和“地板价”,成品油价格未调金额全部归入风险准备金,设立专项账户存储。地板价设定对均衡市场产生较大奉献,但公共突发事情影响招致国内成品油批发限价调整短期仍处地板价以下,在成品油市场竞争剧烈的背景下消费企业需交纳风险准备金而形成本钱增加,招致取消地板价的热议一度演出。卓创剖析,政策的改动不宜受突发事情左右,取消地板价绝不利于市场稳定。
3、2020年两会期间成品油消费税变革再次成为局部代表的建言
2020年两会期间,成品油消费税变革再度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建言的议题。议题内容主要包含两点:一是把成品油消费税的征收由消费环节调整到终端环节,同时把价内税改为价外税;二是把成品油消费税改为中央中央共享税。
分析:将成品油消费税征收放到终端环节关于消费企业来说,意味着综合消费本钱将会有一定水平的降落。关于终端加油站来说,意味着终端加油站将成为交纳成品油消费税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加油站的销售利润将会收窄,主要承当者还是消费者。关于市场来说,将成品油消费税征收放到终端环节,能够有效打击市场的不法行为,有利于标准市场次序。关于国度征税来说成品油消费税的征税大省将会由原来的炼化消费大省转移到成品油消费大省。
提议将价内税改为价外税这意味着销售方收到的货款包含销售款和税款,税款直接承当者由销售者转为消费者。提议将成品油消费税改为中央和中央共享税关于中央来说,一方面能够进步中央对成品油市场监管和消费税征收的积极性,减少税源流失,使中央取得更多更稳定的税收;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强中央对炼油企业平安环保质量和开展监管的积极性。目前来看,成品油市场仍在不时标准开展中,充沛发挥成品油消费税在市场中的作用,照旧任重道远。
4、南方暴雨天气令成品油区域需求受阻明显
进入6月份后,国内南方地区进入梅雨季节,且受到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南方地区降雨量激增,部分地区遭受洪涝灾害,当地经济受到极大损失,也导致当地成品油需求表现欠佳。
分析:自6月份开始,国内南方地区进入梅雨季节,多省市持续降雨,对当地日常出行及工矿开工作业带来极大影响。据卓创资讯了解,作为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6月份贵州地区主营单位成品油销量较5月份减少约15万吨,环比下降20%左右,安徽、湖南及湖北地区的销量影响也大约在20%-30%之间。其余地区成品油销售量虽并未出现如此大的下滑,但整体来看南方地区6月份的成品油销量仍是环比下滑,仅个别单位完成了目标任务。
5、商务部出台废止令 成品油流通管理“放管服”
商务部正式发文公布《商务部关于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已经2020年6月18日商务部第28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废止《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原油市场管理办法》。自此,能源市场改革除政策壁垒的目标更进一步。在三季度,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对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加强后续监管的指导意见(2020年版)的通知,就能源领域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加强后续监管提出具体意见。
分析:此次“废止令”与国家发改委制定和执行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并不挂钩。配合前期国家提出的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口原油和出口成品油,后期原油及成品油市场交易将较之前更为活跃,但原油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物资,不少市场人士所理解的“自由买卖”难实现,交易的环节仍存政策红线。
近年来出台的能源政策皆为传统能源流通企业创新转型的重要举措,为推进流通创新开展,优化消费环境而出。但亦需求更为严厉及完善的配套设备作为辅助,其中政府单位的监管是重要前提条件,如能否会对相关汽油停业执照有更为严苛的条件。在市场化进程飞跃的过程中,我们也静待后期的详细相关政策。总之,整体来说有利于扩展成品油流通市场容量,刺激消费范围,促进国内能源市场持续安康开展。
6、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取得成品油出口资质
7月9日,商务部印发《关于同意赋予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成品油非国营贸易出口资历的批复》,浙江石化成为全国首家取得成品油出口资质的一体化民营企业。
分析:近年来,以恒力石化、浙石化为代表的民营炼化一体化纷繁投产,国内炼化企业向大型化、集约化、一体化方向开展,浙石化取得成品油出口资质似乎是打了个样儿,可为向大型民营炼化一体化成品油出口资质的放开提供样本参考与可行性剖析。
此前,国务院发布《支持中国(浙江)自在贸易实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开展若干措施的批复》中提到,支持浙江自贸实验区适度展开成品油出口业务,允许浙江自贸实验区内现有契合条件的炼化一体化企业展开副产的成品油非国营贸易出口先行先试,酌情按年度布置出口数量。随后,国务院印发《北京、湖南、安徽自在贸易实验区总体计划及浙江自在贸易实验区扩展区域计划》,国内自贸区扩展计划与“放管服”政策一定水平相辅相成,成为新时期推进变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
7、国内成品油库存创新高
卓创数据统计,2020年7月中国汽柴油社会库存总量在5970.44万吨,汽柴油社会库存率高达74.63%,其中汽油社会库存量为2654.69万吨,环比上涨6.33%;柴油社会库存量3315.75万吨,环比上涨9.76%。如果按照有效库容80—85%,中国成品油社会库存一度即将触及安全红线。
分析:自2月份开始,卓创资讯监测的中国汽柴油社会库存一直保持高位,国家通过采取扩大基础设施和产业投资,鼓励汽车、基础建设等措施,虽然很好地扩大了国内市场需求,稳定了经济增速, 下游需求出现了复苏迹象,对市场形成了短暂的支撑作用。不过,汽柴油供应增加、需求淡季、出口受限、自然天气变化等因素对成品油市场制约较大。总之,供大于求的格局是当前中国汽柴油库存出现创新高局面最核心的原因。尤其主营单位面对客存高企的背景,三季度持续处于清理库存的任务考核中。
8、“放管服”后续监管意见出台 成品油行业或上演“新陈”更迭
为深入贯彻“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对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加强后续监管的指导意见(2020年版)的通知,就能源领域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加强后续监管提出具体意见。
分析:此次,国务院贯彻“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就能源领域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加强后续监管提出具体意见,明确监管任务。随着成品油批发资格审批被取消,行业进入门槛降低,市场进入者增加。最为明显的或是除了传统商贸流通行业的人外,拥有充裕资金的行业之外人员或许也将进入此领域。在容量有限的行业中,成品油批发领域将竞争愈加激烈,进入者与退出者并存,成品油批发行业或上演“陈旧”更迭。
9、成品油政策再发力,各地风险准备金征管公告相继而出
9月份,国度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出台关于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征管事项的公告,明白提出2020年一季度、二季度应缴的风险准备金应在2020年10月底前完成申报交纳。在此之前,包括湖南、天津、河北、黑龙江等各个省份先后而出关于风险准备金的征管事项公告或征求意见。
分析:值得留意的是,2016《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征收管理方法》规则,中国石油自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中央企业应当交纳的风险准备金,由财政部驻北京市专员办担任征收。中央企业应当交纳的风险准备金,由所在省(区、市)征收机关担任征收。
2020年改为,中央成品油消费运营企业应当交纳的风险准备金,在总机构所在地汇总交纳,由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担任征收。其他成品油消费运营企业应当交纳的风险准备金,由主管税务机关担任征收。此次,各省税务局出台关于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征管事项的公告,彰显了国度对油品市场营造愈加公平竞争环境的决计。当然,成品油价风险准备金征收将直接令炼油消费企业本钱呈现增加。
10、中国炼油贸易格局重构明显 华南市场成竞相规划之地
近年来,中国炼油市场供需失衡成不争事实。除此,随同着一体化炼油项目纷繁上马,民营企业疾速扩张,市场竞争主体趋于多样化,中国炼油市场贸易格局洗牌明显。
分析:从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打造“七大石化基地”,极大推进了国内的一体化炼油项目的开展,分离当前新上马的炼油项目发现,中国炼油市场基地化发现明显,详细表现为:
基地化:沿海主要发达经济圈、沿江经济带、沿能源集中区能源运输通道,基本形成三圈三带基础炼化格局。
集中化:其中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区域占炼油总能力超70%。
向海特点:向海发展特点明显,区域竞争加剧,利于参与国际竞争。
近年来,巴斯夫、埃克森美孚、壳牌,中石油争相选择广东,未来华南或成为能源化工领域的重要战场之一。广东省一度提出打造以湛江、茂名、广州、惠州、揭阳等为核心的沿海石化产业带,形成“一带、两翼、五基地、多园区协同发展”特色产业布局,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绿色石化产业集群。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大型炼化项目还未完全建成,但激烈的竞争却已经显现。国内产能过剩局势必将更加严峻,随之而来的成品油资源流通格局也将进行新一轮洗牌。以浙石化为例,其产品投放市场后,对于江浙沪地区的供需影响改变深刻。除此,还要面临其余一体化炼油项目的竞争,区域的传统贸易格局洗牌将会愈加明显。当然消费触顶将意味着,石油石化产业的竞争重心将从对规模的追逐,转向价格优势、产品优势的追逐。大炼化浪潮对石油石化行业而言无疑将是一次大清洗,低端玩家遭淘汰恐怕已无法避免。
11、2020年国内成品油出口一度受阻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9月份,汽油出口量为117万吨,环比下跌4.10%,同比下跌30.3%,1-9月份累计出口量为1139万吨,累计同比上涨2.9%;柴油出口量为119万吨,环比上涨9.17%,同比下跌19.2%,1-9月份累计出口量为1418万吨,累计同比下跌13.2%;航煤出口量为26万吨,环比下跌13.33%,同比下跌82.8%,1-9月份累计出口量为864万吨,累计同比下跌30.9%。
分析:受全球公同事件影响,海外成品油需求量大幅下跌,出口途径受阻。除此,海外成品油现货价钱较低,出口利润呈现亏损。据卓创数据统计,二季度期间,国内汽油出口理论利润一度跌为-846元/吨,柴油出口理论利润为-1879元/吨。确实,近年来国内成品油市场承压明显,出口历来作为缓解供需矛盾的有效手腕长期备受关注。但进入2020年,因国内外环境的特殊性,成品油出口亏损严重,出口配额似乎不在“炙手可热”,出口转内销令国内成品油市场竞争愈加剧烈。
面对下游市场需求难改善,国内成品油供需根本面表现不佳的背景,且应用全球燃油需求上升和价钱上涨的预期来削减日益增加的国内燃油库存压力,6月份开端国内汽油出口逐步呈现增加趋向,柴油亦在8、9月份增长明显。不过值得留意的是,依托增加出口缓解国内库存压力作用有限,并不能衰退国内成品油市场“寒冬”现状。我们一再强调出口并不能从基本上处理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供需失衡问题,仅仅是在特定的阶段给出一定缓解空间。目前,亚太地域仍将是国内成品油出口的主要区域,但其汽油、柴油、煤油总体均呈现供需过剩场面,这需求我们增强对全球和周边国际市场的研讨,开辟海外市场,扩展出口途径。
温馨提示:下次油价11月5日24时调整,目前预计下调15元/吨(还未达到下跌标准)。具体操作请关注金投网APP,查询最新油价,提前知道油价上涨多少?
- 1《招聘公告》
- 2会长
- 3副会长
- 4咨询服务部
- 5江西省成品油流通行业协会第一届
- 6秘书长
- 7在江西省成品油流通行业协会第二
- 8综合管理部
- 9关于印发《江西省成品油和天然气
- 10协会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