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四桶油创历史最高收入,石油国企再增一员猛将
近日,中化集团召开工作会议,公布了2017年经营业绩。中化营业收入首次突破5000亿元,创下自集团成立以来的历史最高记录。
今年以来,随着油价的企稳回升,石油石化行业的整体形势有所好转,部分企业的经营业绩也开始随之回暖。
1月23日,中国第四大国家石油公司中化集团召开的2018年工作会议,公布了2017年经营业绩和战略执行情况,并部署了2018年重点工作。其中,中化集团的业绩表示十分抢眼。不仅营业收入刷新了历史记录,利润也创下六年来新高。
中化迎来业绩高峰
中化集团是目前我国四大国有石油公司之一,目前从事石油类相关业务有60余年。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和自身的创新发展,中化集团在2017年迎来了业绩的高峰。
2017年,中化集团营业收入首次突破5000亿元,达到5210亿元,是集团成立以来的最高记录。
同时,去年利润总额为135亿元,同比增长67%,创下自2012年以来的最高利润总额。
中化集团的主要业务分布在能源、农业、化工、地产、金融五大领域。
在上游领域,中化的石油勘探开发业务主要分布在海外,截至去年,中化在巴西、哥伦比亚、美国等9个国家拥有36个油气合作区块。
除上游勘探开发外,中化还涉足油气领域中下游业务。近年来尤其着重布局炼化业务的发展,其中中化泉州石化已成为撬动中化集团石油战略的一个重要支点。
泉州石化是目前中化旗下最大的石油炼化基地,目前,中化在泉州已建成年原油加工能力达到1200万吨/年的炼油项目。据悉,除地产和金融外,中化目前利润中的七八成都来自泉州石化。
2017年10月30日,泉州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二期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再增加营业收入近200亿元。
走在改革前列的中化
作为一家国有石油公司,中化集团的改革走在了大多数国企的前列。除了所有领域实行市场化以外,中化近年来推行的机构、人事、薪酬等改革也值得其他企业借鉴。
中化集团的改革首先从集团总部、机关单位着手,自上而下进行推进。
2016年12月,中化集团公布机构改革方案,总部职能部门由二十个优化调整为九个,组建能源、化工、农业、地产、金融五大事业部。
集团总部采用“大部制”形式,将职能相关、相近或存在协同的部门或模块进行合并重组,强化核心职能,打造精简高效的集团总部。改革后,一级部门减少11个,二级部门减少45个,总部编制数较2016年同比减少32%。
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强经营活力,中化集团还一次性下放86项运营管理审批权限,使更多单位拥有了自主经营权。
与此同时,中化启动绩效评价体系,推行全员绩效管理。对于在关键岗位的人员,能上能下成为常态。据悉,自2016年至今,就有18名关键岗位人员通过综合考评被降职或者淘汰。
中化的未来如何?
无论是经营业绩还是改革成就,2017年的中化可谓收获十足。那么,中化接下来又将如何发展呢?
去年11月,中化集团公布了《中化集团2018-2020发展战略指引》,其中强调,将继续把石油化工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此外,还将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环保等新兴产业,2018年将实施一批重大项目。
《指引》中还表示,未来三年要实现利润翻番的目标。这也意味着,三年内中化集团将获得快速发展。
上市资产将包括石油炼制、石油贸易和分销零售,而上游业务则倾向出售予政府。不过,截至目前,中化暂未决定集资规模,早前传出其估值或达1000亿元人民币。有消息称,其旗下石油业务拟于2018年下半年在香港上市。
法律声明:文章来源于石油LINK,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
- 1《招聘公告》
- 2会长
- 3副会长
- 4咨询服务部
- 5江西省成品油流通行业协会第一届
- 6秘书长
- 7在江西省成品油流通行业协会第二
- 8综合管理部
- 9关于印发《江西省成品油和天然气
- 10协会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