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企业加快布局赢市场

发布时间:2017-12-05点击: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RSS订阅)

在刚刚过去的4个月,国际石油市场一改之前的颓势,开始呈现价格逐步回升的态势。7月份布伦特油价从6月份的47.55美元/桶升至49.15美元/桶,8月份达到51.39美元/桶,9月份为55.1美元/桶,10月份跃升至57.65美元/桶。7~10月,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上升11.2%,WTI平均价比去年同期上升6.2%。

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推升

与过去不同的是,本轮油价上涨很大程度上受到供求基本面改善的有力支撑。进入下半年,世界经济呈现全面复苏态势,贸易投资回升,商品需求回暖,用油旺季到来,同时产油国为减产作出的努力也初见成效,1~9月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减产接近180万桶/日。美国页岩油的增产势头也有所放缓,全球原油库存下行,OECD原油库存与5年平均水平相比的过剩数量由1月底的3.3亿桶减少到9月底的1.7亿桶,供求基本面开始由宽松向平衡趋紧方向转变。

另一方面,今年夏季以来地缘政治局势的升温也助推了油价的涨势。7月份,卡塔尔与沙特等阿拉伯国家爆发政治危机;8月美国宣布对委内瑞拉实施新一轮制裁;9月伊拉克库尔德地区举行独立公投,招致土耳其切断库尔德部分原油出口的威胁;10月份美伊关系再趋紧张,特朗普拒绝认定伊朗遵守伊核协议,使伊朗出口受到威胁;11月份沙伊关系恶化,沙特王储萨勒曼借肃贪巩固权力以及与也门的冲突加剧了与伊朗的紧张关系,令中东部分地区面临石油断供的风险。所有这一切都牵动市场神经,引发投资人对供应的担忧,而投机资金也借机做多石油期货推升价格。

降本增效应对低油价挑战

近两年,持续低迷的油价给全球石油产业带来巨大冲击,我国石油行业也受到负面影响,尤其是上游领域。今年1~10月中国累计生产原油1.6亿吨,比去年同期下降4.1%,尽管下降幅度有所收窄,仍能反映出我国一些大型老旧油田资源枯竭、成本上升的严峻现实。另一方面,国内石油需求的增长也正受到替代能源、共享单车、大气环境治理等多方面因素的挤压。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如火如荼,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达到20%以上,共享单车数量也成倍增长,近期十五部委又联合印发了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这些都给石油加工业带来巨大压力。在这样的形势下,石油企业必须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既要深化改革,加快体制机制转型,降本增效炼内功,又要着眼未来寻找新的增长点,不断提高生存和竞争能力。

继续坚持供给侧改革、防止盲目投资。下半年以来,虽然油价回升、全球石油市场环境逐步改善,但国内石油供需结构的调整仍任重道远。根据石油化工规划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原油加工能力7.48亿吨/年,其中过剩产能达1.38亿吨,因此仍需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治理部分地区小、散、乱的炼油格局。同时也要谨慎对待新项目的投资,在产业升级改造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可实现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将降本增效、提高产品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在石油行业微利时期,降低成本是企业面临的首要任务。近年来,国际石油公司大多都是通过实施技术创新和优化管理,降低油气开采成本,或通过大规模裁员降低人工成本。我国石油公司也应利用低油价的成本倒逼机制,开源节流,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创新思维挖掘边际油气田潜力,并要强化科技创新,树立市场竞争观念,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在人工成本方面,则应更多地依靠精简机构,压缩管理层,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着眼未来,提前布局能源转型。2016年《巴黎气候协定》正式生效,这是一个终结化石燃料的承诺,也由此开启一场深刻的能源革命。2017年,欧洲多国宣布全面禁售燃油汽车时间表,国际石油巨头纷纷谋求能源转型,我国也开始研究制定禁售传统燃油汽车的时间表。面对强势来袭的行业革命,石油企业必须加快战略思维转变,及早着手布局,在巩固油气主体能源地位的同时,积极拓展能源新业务,逐步向低碳能源及电力领域延伸,努力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中国商务新闻网

法律声明:文章来源于中国商务新闻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