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二线香港支线安全运行1440天 平稳输气36亿立方米
香港的美景之一是夜晚的维多利亚港,两岸的摩天大楼灯光绚烂。大多数香港人都知道,他们用的电来自于中华电力,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中华电力的发电能源来自西气东输。
中华电力龙鼓滩发电厂位于香港新界屯门区,是香港第一家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厂,向香港八成人口供应电力。来自中亚的天然气从深圳大铲岛输气站经约20公里的海底管道奔涌而至,在电厂变成电能,照亮香港的千家万户。
![]() |
西气东输二线大铲岛分输压气站员工正在维护设备。 楚海虹 摄 |
清洁能源入香港
上世纪90年代,香港从海南岛附近的崖城引入天然气。此前,香港的发电燃料主要以燃油和煤炭为主。由于崖城气田气量较小,香港需要更多的天然气源维持稳定供应。西气东输二线为港供气,可谓恰逢其时。
2008年,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签署能源合作谅解备忘录。2013年年初,西气东输二线建成投产,将清洁的天然气送到香港,不仅让香港有了可靠的电力供应,还提升了香港的空气质量。
如今,在香港的电力供应中,燃煤发电约占一半,天然气发电约占20%,从内地输入的核电约占30%。
自从利用天然气发电,香港20年来电力需求增加了80%,而且成功降低了80%的总排放量。今后,香港的天然气发电所占比例还将继续增加。
西气东输二线香港支线的建成投运,为香港获得了长远的气源保证,不需要另外兴建天然气站,市民电费压力亦得以缓解。有人估算,港人每年仅此一项就可节省近10亿港元电费。
![]() |
在香港支线龙鼓滩电厂登陆处,员工用望远镜观察海底管道上方海面情况。 龙大平 摄 |
36亿方“蓝金”耀明珠
香港支线是西气东输二线的一部分,于2012年3月2日开工,当年年底建成。香港支线包括广东深圳求雨岭—大铲岛段海底管道,以及大铲岛—香港龙鼓滩段海底管道两部分,设计年输量60亿立方米。
在位于深圳前海湾的西气东输二线大铲岛分输压气站,香港支线出站后经大铲岛隧道到达入海点后,经海底管道至香港龙鼓滩输气站,线路总长约20.8公里。其中,陆上段线路长0.8公里,海底管道长约20公里。这段海底管道是目前我国管径最大也是施工难度最大的一条海底管道。
这条海底管道所经海域是世界第三繁忙海域,拥有世界第四大集装箱吞吐量港口。在不足100平方公里的海域内,每天有200多艘施工船舶、2000多艘船只穿梭往来。海底管道所经大铲航道、铜鼓航道和龙鼓航道又是深圳、香港地区通往内水和外海的咽喉要道。
与陆地管道相比,海底管道在运行中存在一定风险,例如在恶劣气候及偶发船舶失去动力的情况下,船舶拖抛锚可能对海底管道造成威胁;随着船舶向大型化发展,航道疏浚作业可能形成隐患;海底管道在入海点至浅海区段分布有采砂区和锚地,存在越界采砂和盗采砂对管道造成伤害的风险。这些风险使海底管道管理运行难度增大。
为做好海底管道巡护管理工作,西气东输管道公司先后编制完成《海底管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海底管道管理作业指导书》等文件;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委托海警部队每日3次沿着海底管道走向进行海面巡逻,重点监视停留在海底管道上方及保护范围内的船只,对进入海底管道保护区域采砂、盗砂、抛锚、拖锚、拖网等行为的船只进行检查、驱赶。西气东输场站员工每周至少与海警联合巡检1次。
自海警部队执行海底管道巡护任务以来,共劝退、驱赶在管道保护范围内作业、抛锚船只数千艘次。
迄今为止,香港支线已安全运行1440余天,将36亿立方米天然气平稳输至香港。
![]() |
香港支线龙鼓滩分输站员工与中电员工进行技术交流。龙大平 摄 |
![]() |
西气东输管理人员在龙鼓滩分输站指导工作。 龙大平 摄 |
精心守护稳供气
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大铲岛上的西气东输二线大铲岛分输压气站,是我国第一座海岛压气站。全站劈山填海而建,占地面积8万余平方米,设计年分输能力60亿立方米,隶属于西气东输管道公司广东管理处。
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大铲岛站拥有特殊的使命。
为了安全平稳向香港供气,站上员工加强巡检,认真查找并清除各类设备隐患。4台核心设备——压缩机组均已平稳运行约1万小时。除了4000小时和8000小时大保养由厂家负责外,其他1000小时保养均由站队员工和维抢修人员自主完成,坚持小问题不过夜,大问题限时抢修。
大铲岛站上的十几名员工在老站长李明洲的带领下,坚守偏僻海岛,自己动手,开出一亩多小菜地,整治荒地1.5万平方米,种植树木和灌木3000多棵,获得集团公司“绿色站队”称号,营造出一个绿色、温馨的海岛之家。
龙鼓滩分输站是香港支线的末站,地处香港新界屯门区龙鼓滩发电厂内。这个站在2015年7月1日前委托中华电力(港方)负责生产运行管理及设备维护保养,西气东输负责运行监管。之后,西气东输全面接管分输站工作。
2016年10月27日上午,龙鼓滩分输站联合香港中华电力有限公司、香港消防处、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中海油崖城作业公司、龙鼓滩分输站服务商——金德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开展“站场漏气着火事故应急实战演练”,香港机电工程署有关人员现场观摩。
演练中,参与各方行动迅速、配合有序、处置得当,大大提高了应急情况下处理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
西二线香港支线: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日益增长。为了保障香港繁荣发展,国家能源局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08年8月28日签署关于供气供电问题的谅解备忘录,支持向香港供应天然气,原则同意利用已规划的西二线,开展向香港供气的可行性研究。为落实谅解备忘录精神,中国石油与香港青山发电有限公司积极合作,签署关于加强天然气业务合作意向书和合作建设西二线香港支线框架协议,选择具有输气站建设条件的深圳市西部大铲岛,作为向香港和深圳供气的枢纽站。
西二线香港支线线路起于大铲岛分输压气站,管径813毫米。全线均采用减阻内涂层,线路总长20.8公里,包括陆上管道0.8公里,海底管道约20公里。总体线路走向由大铲岛站出站后与广深支干线(求雨岭—大铲岛)并行敷设,经大铲岛隧道,由大铲岛西北侧入海,经海底管道敷设至香港龙鼓滩末站。
2012年12月19日,香港支线建成投产。4年来,清洁、高效的天然气源源不断地输往香港,36亿立方米“蓝金”照亮香港的千家万户。
2011.6.30
西二线广州分输压气站投产,中亚天然气入粤。
2012.12.19
中国石油首座海岛压气站——西二线大铲岛分输压气站投产,专为香港供气而建。
天然气到达龙鼓滩站。西二线广深支干线求雨岭至大铲岛段和香港支线在同一天投产,具备向香港供气条件。
2013.2.27
西二线正式向香港供气。香港燃气用户——青电集团访问西气东输大铲岛站。
2013.8.10
西气东输广东管理处与广东省海警部队签订海底管道保护合作协议,为探索海底管道保护模式开创新思路。
2015.12.17
西气东输员工走进香港,在屯门区开展海底管道保护宣传。
2016.7.25—7.29
香港支线项目通过中国石油竣工验收。
- 1《招聘公告》
- 2会长
- 3副会长
- 4咨询服务部
- 5秘书长
- 6江西省成品油流通行业协会第一届
- 7在江西省成品油流通行业协会第二
- 8综合管理部
- 9关于印发《江西省成品油和天然气
- 10协会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