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新疆扶贫帮困 10年实施306个项目
它们又是幸运的。过去10年间,中国石油响应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和方针,仅在新疆就累计投入3亿多元,对19个县市实施了306个扶贫开发项目。古老的丝路小镇慢慢重现生机,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对“宝石花”充满信任与感激,中国石油也用责任与行动谱写出一曲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壮丽乐章。
改善民生带动脱贫
新疆地广人稀、自然条件差异大、少数民族多,且当地百姓受教育程度不均,这些都给开展扶贫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国家的奋斗目标,也为中国石油开展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国石油以建设基础性扶贫开发项目为切入点,实施包括天然气利民工程、饮水工程、乡村道路、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基本解决了沿线居民用气、用水、用电等难题,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安居才能乐业。在农牧区,住房一直是困扰当地的核心问题之一。10年间,中国石油投入3100多万元援建牧民定居和抗震安居房,配套建设了基本生产生活设施,当地农牧民实现脱贫。
2005年7月起,中国石油援建了吉木乃县托普铁热克乡石油新村。村民阿汗搬进新家后感慨地说:“做梦也没有想到这辈子还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
乌拉斯特村牧民哈尔恒家日常生活全靠他放牧维持。搬进中国石油抗震安居房之后,他开了一家小商店,承包了中国石油配套资金建设的塑料大棚,一年除去开支外尚有万元以上的净收入。
打赢脱贫攻坚战,教育脱贫是关键。新疆许多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校舍条件十分简陋,导致辍学率居高不下。10年来,中国石油援建、改造和维修石油希望学校和幼儿园17所,解决了4600多名学龄儿童就学难和“双语”教育问题。“现在我们的娃娃也和大城市的娃娃一样有了良好的教育条件。”尼勒克县“双语”幼儿园的老师陈莉说。
大城市就医难,贫困地区农牧民的就医问题难上加难。很多贫困乡卫生院设施简陋,房屋年久失修,没有住院部和基本诊疗仪器,无法满足农牧民的医疗需求。因病因灾返贫人口不断增加,扶贫成果难以为继。中国石油新建和改扩建9个乡镇卫生院,赠送病床、办公桌椅等设备设施,惠及60多万人。
在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乡镇,解决了水的问题就是解决了根本问题。中国石油为尼勒克县乌拉斯台乡修建水渠,把天山的雪水引进农田,为终年缺水的当地村民带来了收获的喜悦和致富的希望。
加哈村党支部书记徐万义是当年修建石油渠的见证人。水渠修成后,种地的产量翻番了,徐万义50亩水浇地一年就收70麻袋小麦、90麻袋大麦、30麻袋胡麻,总收入达到2.3万元。
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石油累计资助建设了19个水利工程,解决了3.3万农牧民、10万多头牲畜安全饮水,以及11万亩农田、18万亩草场灌溉问题。
产业帮扶拉动减贫
新疆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扶贫开发工作更受世人瞩目。中国石油提出“产业扶贫”理念,造福新疆各族民众。
依托丰富的油气资源,60多年来,中国石油在新疆建成了包括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气储运、油气销售、工程技术、金融服务等在内的完整石油产业链,带动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能源供应和保障基地。1998年以来,在疆累计投资超过5000亿元,仅2015年中国石油在疆企业上缴税费就约占新疆GDP的5%。
在专业技术方面,中国石油积极运用企业特色化工技术,支持新疆等地的化工园区进行规划和产业对接,带动新疆油气产业发展。
作为能源企业,如何使清洁能源惠及当地群众成为中国石油产业扶贫的重要内容。中国石油启动 “气化南疆”工程,在环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社区建设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有力解决了环塔里木盆地的42个县市、20个团场共400多万城乡居民的用气问题,使南疆五地州迈入了清洁能源的时代。
天然气管网的覆盖,使居民感受到了方便、快捷、干净,也减少了经济支出。和田市肖尔巴格乡库木巴格村村民买买提·孜牙以说:“过去用木头和煤烧水做饭,一年就要花1000多元。天然气入户后,每年只需要200元的天然气就够用了,既省钱又方便,家里面也干净多了。”
在努力追求与地方共同发展的同时,中国石油还在新疆投资援建畜牧业养殖小区、优质奶牛繁育基地、活畜交易市场等项目,引导牧民变散养为集中养、变零散养殖为规模养殖,推动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转型。
启智造血助力扶贫
扶贫要扶智,输血需造血。随着扶贫工作深入开展,中国石油的扶贫开发理念也在不断变化,从以往“救济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型”的开发式扶贫。
为增强当地发展能力,中国石油在新疆援建了4个培训基地。其中,察布查尔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成为该县技能型劳动者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企事业单位职工在职培训等的综合性培训基地,年接纳培训人员1万余人次。
2014年,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特点,中国石油为吉木乃、尼勒克、巴里坤、察布查尔、托里、青河举办实用技能培训班,培训农牧民195人。不少农牧民接受培训后发展个体经营、成功实现创业,达到了“一人培训、全家脱贫”的目的。
维吾尔族小伙子买买提曾参加中国石油在新疆开展的实用技能培训,如今已经成功实现人生首次创业,成为“一人培训、全家脱贫”的成功案例。
此外,中国石油还通过选送县乡干部到北京培训,开展“中国石油西部人才开发工程”等项目,提升当地管理人员能力水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石油选派挂职扶贫干部援疆,深入贫困村、贫困家庭调研,力求掌握准确情况,提出有针对性和切实可行的扶贫项目规划,帮助当地培训党政干部和科技人员近200名。
曾在托里县挂职扶贫的沙占勇和罗卫刚在当地挂职的两年中,行程超过10万公里,走访了全县1/3的学校和1/3的村队,70余次深入现场考察基础设施项目,提建议50多条,为精准有效开展扶贫提供了依据。
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从“减贫”进入“全面脱贫”的新阶段。实现到2020年我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石油将一如既往为扶贫事业贡献力量,带领新疆各族人民奔小康,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 中国石油报
- 1《招聘公告》
- 2会长
- 3副会长
- 4咨询服务部
- 5江西省成品油流通行业协会第一届
- 6秘书长
- 7在江西省成品油流通行业协会第二
- 8综合管理部
- 9关于印发《江西省成品油和天然气
- 10协会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