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或将上调成品油价格

发布时间:2010-04-07点击: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RSS订阅)
国内成品油调价的“时间窗口”浮现。
  “4月份预计国内成品油每吨将上涨200元到300元,更大可能是200元多一点。”息旺能源分析师廖凯舜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
  国际油价3月31日逼近每桶84美元,创下17个月来的新高,根据息旺能源的监测,3月31日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加权均价变化率连续移动22个工作日已达到4.25%。
  去年5月公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提出,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自从去年国内启动成品油定价新机制以来,国内成品油价一共出现8次调整,5升3降。国内油价几乎是每月一调,甚至有的当月调整两次。但去年11月调价后,国内油价已有4个月没有调整,稳定了一段时期。
  由于试行办法提出的是“可相应调整”,是否调整还要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状况。最近一段时间,西南干旱加重国内通胀预期,油价是否会上调?廖凯舜表示,通胀和干旱不会给油价上调带来太多压力。
  与成品油价格调整相伴的是,成品油定价机制的“细节调整”也在升温。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不久前在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访时表示,将对国内成品油价格的监管制度进行一些细节上的调整,使它更科学、规范、透明。
  对于“细节调整”,市场关注的焦点较多地放在了“22个工作日和4%”的机制上。
  “在国际原油价格基本平稳的情况下,目前的定价机制没有太大问题。如果国际油价大幅波动的话,它的滞后性就显现了。例如流通环节的屯油、投机行为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研究员邓郁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邓郁松建议,从长远看,要加快调整频率,适时定价,使价格机制发挥更好的作用。这一点也得到了廖凯舜的认同,“间隔时间不能反映国内的供需平衡,这是定价机制最需要完善的。”
  不过,东方油气网首席分析师钟健则认为,把22天缩短没有必要。在他看来,只要中国和国际油价接轨,无论是时间长短,市场都会对未来国际油价有一个判断,这种预期不可能被消除。
  “缩短间隔周期可能会将国际油价的波动几乎全部引入国内,这样国内油价会很不稳定。”钟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细节调整”肯定是必要的,不过应该更多地考虑把调价与供求关系因素、现实油价结合起来。
  邓郁松认为,在上次定价机制改革以后,实际上只是给了零售环节的最高限价。近几个月来,虽有一些促销行为,但还不是普遍现象。“整个市场的竞争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要开放准入标准,增强市场的竞争性。”
  廖凯舜也认为,“成品油定价改革的意向是市场化,这就需要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形成多元化竞争,而现在该行业仍然还是垄断。”
 
国内成品油价本月或将上调
    在经历了长达四个多月的空白期后 国内成品油价本月或将上调
  深圳商报2010年4月2日讯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随着近两日国际原油基准价WTI连续升至82美元以上,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的条件已经具备。分析师称,国内汽柴油价格最快有望在4月初迎来2010年以来的首次调整。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其上调幅度或控制在300元/吨以内。
  来自专业机构——易贸资讯的监测数据也显示,截至3月30日,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连续移动22个工作日加权均价变化率已经突破4%红线,达到4.08%。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幅度方面,东方油气网首席分析师钟健称,预计这次调价可能仍以满足炼油不亏损为前提,综合考虑当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已达2.7%,临近3%的通胀控制线,调幅可能控制在300元以内。
  此次国内成品油调价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发改委应该会遵守自己定下的游戏规则。“如果以国际油价4%的涨幅来计算,预计涨幅会在200元/吨左右,最快的调价时间有可能在本周五,更有可能是下周。”易贸资讯分析师廖凯舜说。
  廖凯舜表示,市场方面也对国内成品油调价抱有期待。目前多数沿海城市加油站的优惠和促销已经取消了,受越来越强烈的油价上涨预期影响,无论是批发价还是零售价,两大石油公司正在积极地推价。
  有分析称,对通胀的忧虑和防范或将成为近期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的最大阻力。但廖凯舜认为,西南旱情应该不会影响到政府对成品油价格的上调,即使油价微调,对西南五省的影响也是比较有限的。当然,也不排除极端的做法,比如西南五省的油价不调,其他省区的油价上调。
 
成品油价最快月初上调
  信息时报2010年4月2日讯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随着近两日国际原油基准价WTI连续升至82美元以上,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的条件已经具备。分析师称,在经历了长达四个多月的空白期后,国内汽柴油价格最快有望在4月初迎来2010年以来的首次调整。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其上调幅度或控制在300元/吨以内。
  来自专业机构——易贸资讯的监测数据也显示,截至3月30日,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连续移动22个工作日加权均价变化率已经突破4%红线,达到4.08%。
  东方油气网首席分析师钟健称预计这次调价可能仍以满足炼油不亏损为前提,综合考虑当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已达2.7%,临近3%的通胀控制线,调幅可能控制在300元以内。
  “此次国内成品油调价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发改委应该会遵守自己定下的游戏规则。如果以国际油价4%的涨幅来计算,预计涨幅会在200元/吨左右,最快的调价时间有可能在本周五,更有可能是下周。”易贸资讯分析师廖凯舜说。
  廖凯舜表示,市场方面也对国内成品油调价抱有期待。目前多数沿海城市加油站的优惠和促销已经取消了,受越来越强烈的油价上涨预期影响,无论是批发价还是零售价,两大石油公司正在积极地推价。
  有分析称,对通胀的忧虑和防范或将成为近期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的最大阻力。但廖凯舜认为,西南旱情应该不会影响到政府对成品油价格的上调,即使油价微调,对西南五省的影响也是比较有限的。当然,也不排除极端的做法,比如西南五省的油价不调,其他省区的油价上调。
 
 
 
新闻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友情链接